明抢暗偷,皆是匪徒本分,完全可以理解。烧房子一事,略有保留意见。但对于烧地契,我则完全不能理解。你又不是革命造反,又没有政治纲领,多此一举么。也许,是他们翻出来了,知道这真是不亚于金银的好东西,却又没法得到手,烧了泄愤?也许,这就是阶级斗争的觉醒标志? 的确,土匪只是少部分,大部分参与抢劫的,还是四周乡民。其中少不了自家的佃户。敢出头露面又下得了手的,都是平常不熟的。这些平头扒粪的,没经过共产党教导,能知道什么“阶级”?今天还有不少高级学者根本否认曾经有过阶级和阶级斗争,当年农民就更糊涂了。不过,这件事谋划许久,到了也没人告密。这些平常还是讲道德礼法的村民,怎么会一变等同土匪了呢?起码说明佃户们都觉得你们家该遭这一劫。抢你家的道理和权力,...
阅读全文
我爷爷的性格注定成不了大事。他怎么也想不到酒桌上的几句闲话会让他背上人命官司。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自己没担当。欠债还钱,赁田交租。是自从盘古开天地,天经地义到如今的硬道理。本来你自己的事,该打该抢,恶人要自己来做,国家政权只会为你背书撑腰。全国成千上万的地主都好好的,为啥你一个要惊动国家机器呢? 我可以理解县长的郁闷。地主不收租子,相当于自带干粮帮政府维稳,县长偷笑还来不及呢。看来真的是为了维护法律和秩序的尊严才出手的。再说人县长有专业水平,首先法理清晰:你租别人田种了十年,一粒租子不缴,还不是搞共产么?其次程序正当量刑准确:地租纠纷还需要审理,赤化罪则属剿匪,格杀勿论。 但县长的杀鸡儆猴效果估计不好。我不知道这种大面积地抗租后面有没...
阅读全文
理解佃农的行为和决策,需要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状况。我记得有个作家回忆,说有一年他家缴完租子后,还剩下两斗谷子五斗糠。他父亲高兴坏了,对他说今年真是难得的好年成,全家人可以在家过冬不用出去逃荒了。。。当然这是西北偏穷苦地区的例子。可相对富裕的地区又能好多少呢?佃农经济的算术很简单,不需要文化都能理解。一个主劳力的核心佃户家庭,也就能租种十亩田,正常年份收两千斤粮食。缴完租子后,剩下最多一千斤。若上有老下有小,放开吃饭肯定都不够。 一个佃户能租种多少地,各地区有差异,田好田赖也有差异,但肯定不会多,因为生产力如此,产量有限。租田种和自耕农的算术是不一样的。假设一个劳力种五亩田产量贰拾斗一亩;种十亩田因为照顾不过来,产量降到拾斗一亩,对自耕农...
阅读全文
我家先前也曾阔过。。。妥妥地自打脸。因为按我自己的逻辑,这个说法相当于我家先前也曾“恶”过。想当然我太爷爷一定是个狠人,我没见过他也没听说过多少事迹。只知道他的家产分给了三个儿子,每一个依然是全县数得着的大地主。小时候我老叔骑着自行车带我回乡里,在土路上蹦蹦颠颠的没个完,他一会儿指着一个村庄说这个庄子以前是我们家的。。。长在红旗下的我一点概念都建立不起来,家不就是几间房一个猪圈带个茅坑么?怎么可能是一片一片的。。。 想当然我太爷爷若不是个恶人,也不可能罩出我爷爷这么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他从小就是按照读书科举做官的路线培养的。除了举业其他无业。锦衣玉食,四处游学,常常跑到江南名书院一住经年。。。虽然不是神童,甚至磕磕绊绊上榜,到了中年也有了举...
阅读全文
人活着的时候,所能做的其实有限。死了之后,一切物理和精神约束都消失了,“成就”或不可限量。 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在中国已经被消灭几十年了,其间不乏腥风血雨。著名的刘文彩,最初也是在死后定位为罪恶累累的大恶霸地主典型的,现在又有人翻案成原来是个天下少有的大善人。大变死人真能让活人失重。有人出来说:恶霸大地主也许有,但善人大地主也可以有的。。。现在网上笑话如是说:怎么知道有人被收买了?一定是那个“我来说句公道话”的家伙。 独特的历史环境,规定了做一个恶霸是大地主的必要修养。水平高的也许能“做人成功”,“富则独善其身”,将“大恶霸”的功能和名声转移给一个或多个“狗腿子”去承担。当年中国的国情,用经济学的时髦语道来就是:在资源和生产力双重约束...
阅读全文
本文纯属吹牛。如有雷同,你比我还牛。。。 从一开始我就等着有粉丝满眼星星来问我,驴大师是什么远大理想推动您几十年如一日刻苦读书的?可惜没等着。既然你们一直没产生这个觉悟,只好自己回答了:无他,无外乎,无聊耳。。。阅读就是一种毒瘾。走路时随便一扫电线杆,天皇皇,地皇皇,老军医,坐明堂。。。尽收眼底。到医院看病,拿到病历处方不看医生症断了啥病开了啥药,先把医院名称地址看病须知扫了一遍,又把处方上印的最高指示读了。。。再大的病算个啥,管不住眼睛才要命。见到字就读,连“世界名画”都没法让它们挪开。已没药可救了。 批评倒是等着了。有人说我这样三观不正的三无读书态度,是不可能学习到真理的,书都白读了。这个批评我接受,现在闻道了,只等着夕死可...
阅读全文
本文纯属吹牛。如有雷同,你比我还牛。。。 有人不依不饶,说既然不肯老实交待读过什么书,那你大概分享一下读书多是个什么感觉?这个问题可以有,这其实还是个好问题。但说来话长啦,端小板凳来坐好。读书多的感觉么。。。读书多的感觉,就是没啥感觉了。 再举个栗子吧。我在血气方刚之年,读了《金瓶梅》,居然没有出现应该(你懂得)出现的反应。事后想来,怕是以前虽然没有直接读过,但类似的转折亲这里那里地读过不少。所以文字描述对我已没多少提神效用了。当然,请不要怀疑少年的烦恼能力,对图像还是有反应的。只是《金瓶梅》中绣像插图太拙劣,对现代人而言全无美感。曾有过一本《希腊神话xxx》,前面几十页都是精美图片,女神们都是裸体的,让我感觉了好久。。。 ...
阅读全文
我读书多你不要欺负我 (三) 本文纯属吹牛。如有雷同,你比我还牛。。。 前面说过,纯粹想要读书多,就不能浪费时间去挑挑拣拣。天上掉下块馅饼,捡起来就啃,都不带掸灰的。听好多人乐道他们特别有书缘,或者和某书特有缘,只有羡慕妒忌恨的份。像驴这样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之徒,掺和进去只怕辱没了缘分二字。但我自问心无愧地做到了平等对待每一本书,雨露均沾。常在河边走,难保不湿鞋。被花刺扎破手,藤蔓缠住腿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 我草。。。不,是操我最狠的一本书,非《资本论》第一卷莫属。但五个学分,三小时闭卷考试,清一色十几道问答题。想要得A,不操,行吗?所以,那个学期的傍晚,一个人坐在阳台上,一页一页地对着夕阳翻,琢磨着...
阅读全文
我读书多你不要欺负我 (二) 本文纯属吹牛。如有雷同,你比我还牛。。。 总是有人盯着问到底读过多少书,我就是喜欢。。。且听下回分解。这么说吧,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理论上必须读的书加一块儿,未必有我当年半年中读的多(吹吧吹吧)。当然这是只计书本数,不是总阅读量。要做到如此,有三点必要考量:第一要不挑书,有啥读啥;第二要读得快,一目十行(我只能五行);第三读书的态度要轻浮。 归根到底是态度决定一切。据说自古以来书就有两种读法。但陶渊明先生一句“好读书,不求甚解”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我怀疑这些乐道的人醉翁意不在酒。因为这句话的前一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些自称不求甚解的人,要么在掩盖自己口吃结巴,要么在影射自...
阅读全文
我读书多你不要欺负我 (一) 本文纯属吹牛。如有雷同,你比我还牛。。。 最近网上有句很火的流行语: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本人表示不服!真相恰似相反。 举个栗子。俺娘,自小起她就骂我:书读多了读傻了。文革中自然算她有理,改革开放后她更有理了。全不想想她自己也算是个夹着尾巴熬过来的知识分子。然后这句话传染给了俺媳妇。等驴儿子大了,又全盘继承下来。每次在家里意见相左的时候,我就时刻准备着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掉下来。此话一出,本人立刻哑火无言以对。这等于把我的所有武器全废了!若你们知道有什么道理书本上还没写过的,快点告诉我,在线急等。。。 算我读书多,你们也不能因此欺负我,并代代传。我读书,还不都是小时候父...
阅读全文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