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死亡和学问 之 1. 旅行 友人调侃我说,无所事事的时候,该研究点儿哲学。这话也不错,那就来研究点儿哲学吧。 有些人喜欢一辈子在路上,有的人虽然身体宅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但是内心却永远居无定所。所以,有的人是用身体旅行,有的人是用心灵旅行。说起旅行,大多数人都有很良好的感受。哈佛大学专门开设了有关幸福的课程,其中有一条说,幸福很多时候,不关乎金钱,而关乎你的经历。而最明智的获得幸福的方法,就是用金钱去买经历。旅行显然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 我喜欢旅行,因为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而且我就是那种内心从来都居无定所的人。关于旅行,我做过很多傻事。过去总听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这个旅行其实是跟学问分不开的。知识和旅行...
阅读全文
31
Jan
无题 清晨 开满薄暮的小窗 静默的弦响 缭乱我一年早春的离殇 草色迷离 水波滟滟 你的手指 拨动陈年往事的烽烟 沉香和冷屑 蘸着薄雾 交绘成一幅水墨的画卷 夜泊舟帆的影痕 时聚时散 红炉煮酒的香醇 似浓似淡 青石板错落的掌纹 有深有浅 踟蹰游离的脚步声 如急如缓 这条注定相遇的夜路 在沙白的月下 开出紫花漫地 欸乃的水声 不知是欢喜还是叹息 两簇孤单的青衫与裙裾 在风的指尖 静谧着起舞蹁跹 时而交握婉拒 时而分离绻恋 犹如我们无法纠缠的心 隔着时空的深渊 一个在渔火里 一个在水镜前 想念 我驻足在霜雪千山的枫径 心,就...
阅读全文
女人该如何生活 2 林语堂的书我过去是不爱读的,总觉得他的书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讲的那些道理对当时的我来说,也是不知所谓。年龄渐长才明白,很多东西你不喜欢,只是当时你还不到能够欣赏的那个水平或者境界。所以,即使我现在很不喜欢读莫言的小说,我也不太敢明目张胆地四处宣扬了,唯恐是自己水平有限的缘故,不要说出去贻笑大方。这也算是另外一种成熟吧。 因为实在是对如何艺术地生活无从下手,只好翻出来林语堂的大作:生活的艺术开始进修。读罢才觉得,这本书其实是相当地有趣,而林语堂也绝对是一位学贯中西放浪不羁自成体系的一位大家。他看透了西方人的实用主义,对中国士大夫们的儒释道出世入世哲学的了解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当他比较中西方的人生哲学和生...
阅读全文
哲学是给我们解决人生问题出谋划策的,但问题是,你要是看多了各方面的哲学论点,加之本身你就对某些问题极为困惑,希望得到答案的时候,你就会象庄子故事里的那只百足虫一样,一旦思考了,就丧失了行走的能力。因为走路时应该先动哪只脚靠思维而不是本能的话,就成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虽然我知道无用,但每年除旧岁的时候,我还是会对新的一年有所期待和展望。岁末读一本书,被那位学者三言两语震撼到了。 我本身也是在另外一位学者的感召下,以为自己从此将以一个极简主义者终此一生。简单就是复杂的极致,这话一直成了我的座右铭。在这种人生信条下,我开始把身边的一切事物去繁从简。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作为一个女人,我本身就非常简单,不喜衣物首饰包包化妆品,此类物品一...
阅读全文
舒服就是不用装 去年回国,阴差阳错竟然跟失联多年的发小儿联系上了,非拉着我跟他老婆孩子一起吃饭。他本来一定让我去他们家吃,内意思是要显摆他老婆的好手艺,还非得给我看看他收藏的据说是木心的一副水墨画。他跟他老婆谈恋爱的时候,曾经让我给掌过眼,见过他老婆一两次,但也不是很熟。去他们家我还是觉得拘束,那就还是随便哪个馆子里头吃吧。 一说好多年不见了,还真有点儿小激动。他已经成长为一名标准的贴心暖男,选的饭馆离我家走路就五分钟。等他们一家都到了,给我打电话,我才出门儿。隔着花园的车道我就看见他在大门口候着呢,初初那么瞭一眼,跟几十年前没什么变化。不知怎么的心里就感动了,这世间除了爱情亲情以外,还有啥感情敌得过发小儿呢? 走过去招呼他,...
阅读全文
01
Aug
看到立拍的墓地的照片,说不出来的苍凉,光和影冻结在某一个时段,故事就被深深地埋入了地下,又化作数不清的无影无形的藤蔓,继续缠绕发散在这个世间。我们能捕捉的,只有在生死边界上的某一个瞬间。 中国人在骨子里就敬畏死亡,在甲骨文中,尸实际上是一个坐着的人。他是古代祭祀当中,坐在祭位上代替死者接受祭拜的死者的亲属,可谓敬。而鬼字,则是一个戴着恐怖面具的人,人所归为鬼,鬼的阴寒之气则会伤人,所以不能不畏。 小时候经过墓地,脸色就不由得肃穆起来,平时听的故事,内心潜藏的惊恐,让脚步恨不得能飞过那段漫长曲折的小径,总觉得冥冥中有什么东西观望着你,垂涎着你,引诱着你。来美国以后,经过墓地时,内心的惊怖倒是消散了许多,看着他们的墓地总觉得很平静。我一...
阅读全文
看珠珠写仙侠我乐了,看宝猫写希腊版仙侠我就更乐了。为啥乐呢?因为这印证了我的一个推论:仙侠都是女人写的,而且看仙侠的也都是女人。女人为什么喜欢仙侠呢?主要就是因为它纯粹,怎么纯粹呢?纯粹无聊,只好谈情说爱。。。 让咱们先分析一下最吃香的仙侠套路:大家都是神仙对吧,狐仙那也是仙,跟九重天的神仙们比起来,无非就是一个北京户口,一个外地户口,上京必须有暂住证。这点儿距离不是问题,咱们都是有法力的人嘛,再说了,距离还产生美呢。狐仙被列为仙侠的另一个分枝,单独成章,咱们就不先说它了。咱们就说说这九重天上的事儿。 这事儿该怎么发生呢?首先得有个地位不高,后台不硬,但是明眸皓齿,兰心蕙质,还颇有个性的小仙女儿,可能是刚刚从下届飞升的,也可能是九重...
阅读全文
18
Jul
饽饽跟我聊一个人,周云蓬。盲人,诗人,歌者。我听着兴趣就来了,赶忙去网上搜了一圈。声音没什么特别的,不感动人。诗我说不出来,有点情色的味道。以前狐狸让我看洛夫的诗,那个更过,不是我能理解的范畴。他的诗还好,虽然过于现代派,不过还是能感觉文字和情境里的美。我喜欢他的女朋友,绿妖,一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柴静采访他们的时候问绿妖:为什么会一直陪在他身边。绿妖说:人一辈子很长,要找个有趣的人在一起。。。我被这句话打动了,觉得跟这个女子对脾气。然后,她陪他去绍兴定居,然后他劈腿了,然后她回到了北京,对着朋友说:“我是绍漂失败回北京了。” 然后她写到:“七夕夜,也是我的阴历生日。决定好好地庆祝。第一次用榨汁机,泡好了葡萄,一个个扒开拿出里头的籽儿,一个个放...
阅读全文
16
Jul
从前出去闲逛总是喜欢有水的地方,如今却不同了,喜欢进山。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看其实未必,哪儿有那么多的仁者智士呢?我等俗人还是居多吧。这话倒不如改成近山者得仁,近水者得智。山的坚毅稳健确实像是一位耄耋宏厚的老翁,不多言语,只在紧要处给你一些感悟和提点。贴近山的确能让人胸怀广阔,心生慈悲。而水的变化和灵动,就像是活力四射的哲人们,在思辨和议论,每一个方向都是话题,都是道理。近水者由不得你不览古望今,心有戚戚。 山里适合读佛理,不过适合的东西倒不见得真的能做。抱着佛理的书,都只能是随手翻翻而已,该静的静,该乱的照样乱着。 突然就想起苏东坡来,他是极通佛理,且造诣很深的。而且从古至今,他的境界都为中国的文人雅士们极为推崇,包括季...
阅读全文
13
Jul
类别: 原创天地
5 个评论     
看过一篇文章,说孩子是上帝送给我们的蜗牛,我们的任务就是:每天都必须带着他们出去溜着看世界,但他们是如此的慢条斯理,不慌不忙,晃着稚嫩的触须慢吞吞地感受这个世界,而我们总是着急的,不停地催促他们快些,再快些。。。直到有一天你突然顿悟了上帝的意思,他送给我们蜗牛不是让我们溜蜗牛,而是让蜗牛来溜我们,让我们换一种方式学会欣赏和享受这个世界。然而,往往这个时候,蜗牛们就差不多已经长大了。。。 行走 三月,空气还是冷的,山里萧瑟得透明,四周褪成参差的褐,似乎把春意结结实实地关在了外头,低调得叫人安心。太阳离得人分 外地近,海上的烈风从树指间漏过来,在面上撩了一下,又旋转着去逗弄匍匐的浅草。树干被眩目的光照得耀眼地白,带着铠甲的光泽,静谧中透...
阅读全文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