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玉兰花开  

头像

西子凌波富有诗意的名字! 估计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比我更深. 我对这首诗的第一层理解是:瑟是古时候繁華盛筵當中不可缺的樂器,本应有二十五根弦,但是... (我是歌手)  344次阅读

作者: 茱萸 @, 发表于: 2016-05-14 (2968天前) @ 西子凌波
编辑: 茱萸, 时间: 星期日, 五月 15, 2016, 17:10

观看【茱萸】的博客

我对这首诗的第一层理解是:瑟是繁華盛筵當中不可缺的樂器,本应有二十五根弦,但是此诗创作于诗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与他结发十四年的妻子)王晏媄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

诗人在回憶時感覺自己猶如莊子拂曉時夢見自己化成蝴蝶,翩翩起舞。醒後仍然不知是莊周夢蝶,或是蝶夢莊周?又像是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望帝 (名叫杜宇) 離開國家,懷著悲恨,死後化為杜鵑鳥,年年春天啼叫,傳遞牠思鄉卻無法歸去的心情。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故名杜鹃。在這裡,李商隱用了兩個典故,描述了他在回憶時的清明與癡迷, 我們從這兩句詩中可以體會,他那種看不透的萬般迷戀、挽不回的痛徹心扉。我們彷彿聽到他詢問天地:這個世界上,到底有誰的美夢可以永遠不醒,又有誰能讓時光倒流呢?

此诗共用了四个典故。“沧海月明珠有泪”中的珠是指生活在海底之珍珠,比喻自己或者有才华的人是埋没在海底的珍珠。“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思是如玉的才华被埋没在地下,太阳照不到,但是采玉人可以根据烟判断地下有玉。 这句和”沧海明月珠有泪“一样都是说才华被埋没了,和日月之间隔了一层。

晚唐時,國家陷入激烈的政黨鬥爭與宦官挾持朝政的困境。大臣分為兩派,一派以牛僧孺為首,一派以李德裕為首,兩派人馬因各自利益,結為朋黨,彼此打壓。大盛唐時昂揚矯健的風氣,逐漸轉為虛靡頹廢。而晚唐代表詩人李商隱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個時代下無可如何的悲劇縮影。

早年喪父的李商隱,憑著傲人的才華,以及朝中同窗令狐綯與其父令狐楚的幫助提攜,接近了權力的中心;爾後,他娶了邊疆大吏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為妻,令狐家與王家分屬不同黨派,因此李商隱婚姻雖恩愛不渝,卻使他捲入兩派攻訐的困境,一輩子無法發揮才華。

多少次,他低眉俯首的做出違心之論,又有多少次,他與升官良機擦身而過。因此,一個才華光耀的青年卻經常承受屈辱,這種悲憤又無法明言,只好以深奧典故寄託詩句中,也是可以想見的。

除了黨爭禍國,朝政多由宦官把持,是晚唐真正亡國之因。安史之亂時,宦官因擁立肅宗有功,開始握有軍權。此後,宦官多次奪取政權,並操廢立皇帝大權。在李商隱生存的年代,從第十四任唐憲宗,到第廿任唐懿宗,宦官任意殺害、擁立皇帝,甚至在唐文宗時,宦官唯恐被朝臣圍剿,竟揮兵大舉殺害朝臣,宰相、高官等數千人遭到殺害,史稱「甘露之變」。加上各地分裂叛變,戰亂連年,盛世的傾覆已有跡可循。

李商隱死後三十年,藩鎮節度使朱全忠帶兵入朝盡殺宦官,篡唐立梁,終結唐朝三百多年的天下。李商隱恰逢大唐暮年,難怪詩中初讀如此艷美,細讀又要引人淚下了啊。

锦瑟是一首千古絕唱,是悼念他摯愛亡妻王氏的深情之作;同时隐涵作者身处乱世身負絕才却怀才不遇。五十弦的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远却难为世用。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打开手机微信,选【发现】->【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就会在手机出现这个帖子,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选分享到朋友圈。
我是歌手 新闻速递 谈股论金 聊天灌水 影视在线 心灵大学 原创天地 笑话连篇 美食天下 视觉艺术 伴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