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眉子  

说说诸葛亮 (原创天地)  3177次阅读

作者: 闲茶蛋 @, 发表于: 2016-09-05 (2850天前)

观看【闲茶蛋】的博客

  诸葛亮大概是中国历史人物中数一数二的名人,他的名气在他身后一直不减,为什么诸葛亮的名气地位这么“特殊”?《三国演义》的渲染是一个原因,但在《三国演义》和三国话本杂剧诞生前诸葛亮就已经有响亮的名声,小说最多只是锦上添花、推波助澜,不是诸葛亮名气大的根本原因。若论官职,诸葛亮不过是一个割据政权的宰相,中国几千年历史,大一统王朝的宰相不知有多少,却没一个比得上诸葛亮的名气。诸葛亮特殊在哪里呢?


  诸葛亮的特殊,不在于神机妙算,不在于用兵如神,当然更不在于呼风唤雨,甚至不在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连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也不是最特殊的。诸葛亮的特殊在于他留下的两个成语:“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前者出自陈寿的评语:“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后者出自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权术、专断是主流统治方法,朋党、倾轧是主要权斗手段。诸葛亮以诚心公道治国理民,以广开言路施政立法,这种做法在历史上很少见,有点“珍稀”,这才是他最特殊之处。


  诸葛亮曾经被列为“法家人物”,这是因为诸葛亮以“严刑峻法”治国,属于法家思想。但是法家只注重严刑峻法的威慑力,使臣民畏惧继而服从。法家这种做法招来很多批评,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直批商鞅为“刻薄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批评法家“无教化,去仁爱”,苏东坡批评韩非“教化不足而法有余”“然秦韩之治行于一时,而其害见于久远,使韩非不幸获用于世,其害将有不可胜言者矣。”朱熹批评“申韩之酷政,文饰儒术,而重毒天下也。”从民心反馈来看,秦行商韩之术,百姓不堪其苦,民变四起。诸葛亮治蜀,黎庶追思,道陌私祭。两者对比,判若云泥。


  在治国方法上,诸葛亮有法家严峻无情的一面。在治国理念上,诸葛亮基本以儒家仁政为宗旨。在自身品德上,诸葛亮兼具儒家修齐治平和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隆中草堂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对联和生前公布财产的表章是最好的注脚。诸葛亮的思想兼具儒道兵各家,不拘泥于一家,这和他“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有关。


  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演义中的诸葛亮,人说演义拔高了诸葛亮,因为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那么神。我说演义贬低了诸葛亮,因为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江湖术士,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政治家,这两种人的差距岂可以道里计?


  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中说“诸葛大名垂宇宙”,诸葛亮生前身后得享大名,知名度千年没变。但人们对他的看法却在变:六朝至唐宋时期多认为他是忠义智勇的俊杰,明清时期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被视为未卜先知呼风唤雨的神仙。如今网络上对诸葛亮的看法竞相纷呈,有这么几种颇为流行:


采用魏延的子午谷计就可攻克长安收复中原

诸葛亮不重用甚至打压魏延

诸葛亮军事水平低不是军事家

《隆中对》非原创并且战略错误

诸葛亮北伐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治蜀严刑峻法害苦百姓

诸葛亮没有培养后续人才

诸葛亮大权独揽架空刘禅意欲篡位

诸葛亮是皇帝或政客出于政治需要以及民间戏曲小说神化吹捧出来的

诸葛亮不投奔曹操弃强就弱不明智


明天开始一个个慢慢说,敬请点击。^_^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打开手机微信,选【发现】->【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就会在手机出现这个帖子,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选分享到朋友圈。
我是歌手 新闻速递 谈股论金 聊天灌水 影视在线 心灵大学 原创天地 笑话连篇 美食天下 视觉艺术 伴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