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诸葛亮-对待魏延 (原创天地) 3049次阅读
观看【闲茶蛋】的博客诸葛亮不重用甚至打压魏延
这个看法和上一看法一脉相承,所谓不重用就是没用采纳魏延的奇袭计策。其实除了不用这条不靠谱的计策,诸葛亮对魏延颇为倚重,准备北伐之前,诸葛亮任命魏延为督前部、丞相司马,领凉州刺史。曹真伐蜀,魏延退敌功高,诸葛亮表奏魏延之功,再受领前军师、迁征西大将军、假节、封爵南郑侯。假节尤其是军人假节在古代是非常高的地位和权威象征,可代行天子职权。军队中的皇帝亲信监军一般都假节,凭此便可监视手握重兵的主将有没有不轨之心。刘备自领汉中王时,关羽有假节钺的待遇,级别最高,张飞和马超有假节的待遇,少了个钺,稍次之。刘禅继位后获得假节待遇的只有魏延和李严二人,李严是和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先帝托孤大臣。诸葛亮死后只有继任丞相蒋琬有假节待遇。征西大将军一职,之前是马超黄忠担任,在魏国是夏侯渊、郭淮、邓艾这个档次的人担任。魏延这个官职爵位,大致相当于五虎将的中等地位,次于关羽,高于赵云,在后主时期几乎仅次于刘禅和诸葛亮,李严早先虽然地位和诸葛亮仿佛,但后来被贬为平民,可以忽略。魏延算得上是位高权重,如果这还不算重用那没法用了。
诸葛亮和魏延没有个人矛盾,从公的一面说,诸葛亮对朝中文臣武将无论升贬都秉持公心,这个话题后面详说。从私的一面说,诸葛亮和魏延都属荆州集团老资格,如果有权斗的话首先是外来的荆州集团和本土的益州集团斗,荆州集团没理由内耗自废武功。
魏延的结局很悲惨,被灭族还落个谋反的罪名,但这时候诸葛亮已死,遗计杀魏延那是小说加工,诸葛亮临终时的安排只是“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给魏延加罪名的是杨仪,杨仪这人心胸狭隘品德较差,但有才能,善于筹措粮草安排军需,“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后勤是蜀军大难题,杨仪是难得的人才。诸葛亮对杨仪的才干魏延的勇猛都很倚重,苦于二人不和,却又不忍心偏向一方,经常为这事伤脑筋,常让费祎从中调解。诸葛亮死后,大军班师途中,魏杨二人互指对方谋反,各呈奏章向刘禅告发,“一日之中,羽檄交至”。悲剧的是,刘禅问董允和蒋琬该信谁的话,董允蒋琬两人一边倒担保杨仪不反,没有一个大臣敢保魏延不反。后来魏延部下的兵将都觉得魏延理亏,四散溃逃。魏延被杀后,杨仪踩踏着魏延的脑袋骂:蠢货,看你还能凶得起来吗?
魏延没有谋反,为什么大家不待见他,主要是他平时为人太高傲,不结人缘,“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你想啊,一个位高权重武艺高强还脾气火爆傲气冲天的人,谁惹得起,惹不起只好躲,魏延这人几乎没朋友。但是偏偏杨仪不信这个邪不买魏延的账,“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魏延和杨仪多次吵架吵到拔刀相向。人际关系这事就是这么没准信,杨仪品德差,人缘却比魏延好,魏延高傲属于性格特征,不能算品德差,人缘却不好。魏延的性格有点像祢衡,眼高于顶,恃才傲物,不同的只是一个文才一个武才。二人结局也相似,祢衡被黄祖杀了,魏延被朝廷明正典刑夷灭三族,性格决定命运确实有一定道理。
杨仪也没好下场,他杀了魏延,平时又经常跟诸葛亮出征,“自以为功勋至大”,应该接替丞相的位子主持蜀汉朝政。可是诸葛亮早就认为杨仪性格急躁狭隘难当大任,指定蒋琬为丞相人选。杨仪觉得自己资历功劳才能都优于蒋琬,地位反而低,平时常有怨言,费祎劝慰他,杨仪却说:当初丞相亡故的时候,我如果带着全军投降魏国,能像现在这么屈居人下吗?真让我追悔莫及。费祎把这话密奏朝廷,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汉嘉郡(现在的雅安芦山一带),但他还不安分,继续怨恨咒骂,朝廷把他收捕下狱,最后杨仪在狱中自杀,这时离魏延被杀才一年左右时间。哎,素日为人同水火,今朝做鬼只须臾,何必搞得你死我活呢,闭眼都是空。
回到说魏延,对个人事业地位来说,人缘人脉性格情商是重要的东西,魏延在这方面很低下,他能够成为一方大将,是因为他的才能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任用发挥,诸葛亮是重用魏延的。
魏延以韩信自比,他的想法大概是诸葛亮以丞相之尊,总揽国政,不可轻出,只要坐镇后方调度全局,北伐军事行动交给魏延,由他担任北伐最高统帅,如同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作用那样。这想法是好的,然而是否现实呢?姑且不说魏延有没有韩信的军事水平,就说以他的个性人缘,就算诸葛亮把统帅职位交给他,别人能不能都服他?杨仪先不服,不能协调下属的统帅怎么全局指挥北伐这一长期巨大的军事行动?
协调人事也是才能的一个方面,魏延没有统帅全局的才能,担任方面大将是适合他的定位。诸葛亮对魏延的任用,不仅没有打压闲置,反而更证明诸葛亮用人唯才是举,不以资历亲疏论高下。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