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眉子  

《红楼梦》中的物价和收入 (原创天地)  3437次阅读

作者: 闲茶蛋 @, 发表于: 2016-09-20 (2836天前)

观看【闲茶蛋】的博客

  昨天吐槽纸币不值钱,那么银子有多值钱呢?


  名著《红楼梦》中记载了很多资金数目,比如招待刘姥姥的宴席是20多两银子,刘姥姥说够庄稼人过一年,王夫人邢夫人每月有20两银子的“月钱”,姨太太和公子小姐只有二两,大丫环每月一两银子工钱,小丫环则只有几百文钱,贾琏每月5两银子给尤老娘母女三人连下人共十来个人使用便包养了尤二姐。


  《红楼梦》没交代时间背景,姑且定为曹雪芹生活的康熙乾隆年间。那时的银子换成现在的人民币应该怎么算呢,如果按物价算,银子不是很值钱,


试以米价算,《清史稿》记载:


自乾、嘉以来,州县征收钱粮,多私行折价,一石有折钱至二十千者。咸丰中,胡林翼始定核收漕粮,每石不得过六千钱。其后山东亦定每石收钱六千。江苏定每石年内完者收四千五百,年外收五千。江西收钱三千四百。河南每石折银三两。安徽二两二钱。


道光咸丰时期一两银子兑换铜钱2000-2300文,取整好算点,这段话说明咸丰年间一石米价最多三两银子,最便宜不到1.5两,乾隆前期应该比咸丰年间物价便宜,一石米应该在一到二两银子,一石是120斤,清朝的一斤比现在略重,大约将近600克,那么120斤大约是现在的140斤。现在大米算3元一斤,140斤是420元。按一两银子买一石米算,一两银子也就相当于现在420元,贾府大丫环一月有只有420元薪资那太少了


用盐价算呢?还是《清史稿》记载:


康熙时,银一两换制钱千四五百,每盐一斤,钱十六文。今(雍正年间)每两合钱二千,而盐价如故,亦有减至十三四文者。


折中算15文钱买一斤盐,现在一斤盐大约3.3元,考虑到清朝一斤比现在重,那就算4元买一清斤盐,那么一文钱相当于2毛6分7厘,一两银子兑换2000文钱,约合533元,和前面用米价估算差不多,一个月拿533元也太少了,贾琏每月五两银子合2665元就能包养尤二姐?琏二爷是什么人,起码和现在的国民老公撕葱同学差不多,出手不可能这么寒酸。


  如果用盐的出厂价算,道光年间“盐在场灶,每斤仅值钱一二文”,现在食盐出厂价是每吨300-500元,合每斤1毛5到2毛5,算上清朝一斤更重的加成,大约是1毛8到3毛,那就是1文钱约等于现在1毛5到1毛8之间,币值比前一种算法更低。


  银子作为货币的价值只有这么点吗?从古到今生产力加速发展,物价从长期看应该是越来越低。假设有一种恒定价值的货币来衡量物价,那么大多数东西都处于漫漫熊市,没有牛市,除了不可再生濒临灭绝的东西。如以米价换算,现在大米产量比两百年前高了很多,品种也不一样,价值不可能一样,同样买一斤米现在比以前容易得多。


  所以要换个算法,以穷人生活费算,因为满足基本生存的需求古今大致差不多,无非衣食温饱,以此为参考比较平衡。


  乾隆年间给贫民的救济金是“每名日给钱十文至二十四文”。《红楼梦》中荣宁二府在北京,四大家在南京。2016年全国低保标准北京是每月800元,南京是每月750元,属于较高水平,折中算780好了,对应乾隆年间的每天24文,换算过来是780/30/24=1.0833元,1两银子约相当于现在2166元。这才像月薪的样子,20多两银子合4万多近5万元,确实足够农村一家人过一年,荣国府花4万多摆酒宴不算太离谱,毕竟是国家级的富豪。


  曹雪芹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不耻言钱,《红楼梦》中谈钱的地方很多,代以现在币值概念,读着就更有趣。


  贾雨村寄居在葫芦庙里,穷得丁当响,想进京赶考路费都没处着落。幸得甄士隐赠送50两银子和两套冬衣资助。贾雨村对此的反应是“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两套冬衣姑且忽略不计,50两银子按本文的算法大约是现在10万8千元,那位说南京到北京路费要这么贵吗?这不能和现在的飞机票或火车票比,现在南京到北京几小时就到了,以前得走好几十天,还有到了京城还得住宿开支。甄士隐赠银是八月十五中秋夜,开考是在次年春天,50两银子是这半年里的花费,现在去北京无亲无故的住半年10万多元还不够。回到前面的话题,贾雨村收了非亲非故的甄士隐这么厚一笔资助,只是“略谢一语,并不介意”,要是大富大贵之人,一掷千金,那不介意倒也罢了,贾雨村寄居庙中,卖字撰文过日子,比要饭好了点,穷得这样子还对十万多元不介意,那是装逼。如果贾雨村是个英雄豪杰,关注比银子更大的东西,那倒也罢了,可后来的事实证明贾雨村只是个势利小人。从对甄士隐资助的态度就可看出贾雨村这人没啥情义还喜欢装逼,甄士隐投资给他算是看错人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打秋风,凤姐给了20两银子,刘姥姥千恩万谢。出了贾府,刘姥姥对带她引见凤姐的周瑞家的表示谢意,“又到周瑞家坐了片时。刘姥姥便要留下一块银子,与周瑞家的儿女买果子吃,周瑞家的如何放在眼里,执意不肯。”刘姥姥虽然是穷人,待人接物却是熟络,对周瑞家的这份人情马上就还。可是人家不要她还,为什么不要呢,“如何放在眼里”,大壕家的下人都壕,周瑞家的是王夫的陪房丫环,周瑞是给荣国府收租的管家,俗话说宰相家人七品官,荣国府的管家夫人那也不得了,一块银子总有一两左右,今天的2000多元,周瑞家的根本不放在眼里,这派头。不光是管家夫人派头大,跟随宝玉的那些嘴上没毛的小斯派头也大,第18回宝玉在大观园题诗得到表扬,被众小厮讨赏:


却说宝玉来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了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若不然,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那些诗比众人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宝玉笑道:“每人一吊钱。”众人道:“谁没见那一吊钱!把这荷包赏了罢。”说着,一个上来解荷包,那一个就解扇囊,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一吊钱是1000文,合现在1083元,这些小厮都无所谓,真是财大气粗。


  最财大气粗的当属王熙凤,据平儿说:


平儿悄悄告诉她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袭人笑道:“她难道还短钱使,还没个足厌?何苦还操这心!”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她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她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


王熙凤掌管财政大权,府中上下人等月钱归她发放,她提前支取压后发放,把这笔钱放高利贷,一年不到赚了上千两银子,就是200多万元,凤姐的财商果然高。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挨着沾着荣国府的,就没有不富的,土豪,咱们做朋友吧。。。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打开手机微信,选【发现】->【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就会在手机出现这个帖子,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选分享到朋友圈。
我是歌手 新闻速递 谈股论金 聊天灌水 影视在线 心灵大学 原创天地 笑话连篇 美食天下 视觉艺术 伴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