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雅歌  新东  胖胖  熊熊  

zt:探讨市场的真相 (谈股论金)  695次阅读

作者: 新东 @, 发表于: 2017-05-06 (2610天前) @ 新东

观看【新东】的博客

我们总渴望猜透这个市场,就像能一眼看透森林里的熊。但在市场的丛林里,我们只是远古的猎人,真相仿佛熊一样机灵——当你努力搜寻的时候,常常一无所获,而当你毫无戒备的时候,却又不期而遇。

熟知并了解我们这个市场的特性,对交易人无疑是重要的,而且这个市场也确实有许多令我们啧啧称奇的地方。比如:

市场为何最初总能被众人的力量所推动,却又在大众的一片看好声中走出顶部?

消息满天飞,为何有时候见风就涨,有时候却又不涨反跌呢?利多与利空究竟如何来辨别?

资金无疑是市场中最有效的力量,那么市场中的资金都具有同等的力量吗?什么样的100万会比300万更具威力?

古人观星相而知天下,我们没有这个本事,也只能瞎子摸象式地努力尝试。下面分别是我对市场各个角度的观察,希望从历史和生活的感悟中,能稍稍掀开市场遮蔽面纱的一角。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凡事都有个度,生活也是如此告诫我们,我们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的事,往往被证明是错的,就像我们顺着绝大多数人的热情涌向一个方向时,最后通常都被疯狂折返的人群所挤倒。这是为什么呢?

炒股票的人往往三五成群,大家共同商讨,最后被众人一致看好并购买的却总是乌龟,而另一只也曾被人提及,鲜有人敢尝试的却是一路狂奔的黑马。事实总是如此一次次论证人们的无奈。

惹事的媒体甚至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指标——分析师指标。这是我仅知的唯一不含收盘价、成交量或其他任何价格相关信息数据的指标。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市场多数人的预测总是错的。当市场上80%的分析师看多时,则市场可能转空。看多比例越高,则翻空成功率也越高,而且越权威,反向效果越明显,反之亦然。这个反向指标的成功率之高令人咂舌,也让人疑惑着所谓专业人士的能力或诚信,他们是真的一起全部看错(没能力),还是联合起来忽悠人呢(没诚信)?

多空如开关

当你买进某只股票时,听到另一个人真诚的认可,高兴吗?你找到了一个同盟。真是吗?非也!除非他还会用更多的钱买进。

一只股票为什么涨?因为不断有人愿意更多地买进。当你早早地持有,并乐滋滋看着财富增长时,你是一个多头,更是一个潜在的空头。因为无论你坚定地准备持有多久,你最终必然有卖出兑现的一刻。

当一只股票不断有人追买而上涨,其实也是在快速消耗它的买气。随着价位的高升,追高者会越来越少,而已持有者却形成了巨大的获利盘,当股票翻上数倍甚至更高时,这种巨大的获利盘是惊人的。一旦形势稍有变化,向下杀跌的每个价位都可以被接受。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行情缓缓翻转,然后突然地连续杀跌,迅猛而快速,伴有数个甚至更多的跌停板。当你持有某股并盈利丰厚时,其实是个危险的空头,因为你对该股票的贡献最多也就是维持现状,已经无力或无意再高位追入了。而你对潜在空头却能做出最大的帮助,光获利平仓就代表沉重的卖压,更别说可能还有的做空了。

你既如此,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你身边那位和你一样的坚定看好者X了。X一样坚定地看好该股,因为他早就买入,并坚决地持有至今。他还会持有下去,直到某些事动摇他的信心,使他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空头。当你看到、遇到、听到的所谓“同盟”越多,特别是那些有实力、有背景的大机构,它们唱多某股,并不一定是在骗你,而只是说明它们早已持有。

如果市场中大部分的精明人士都唱多该股,那么请问,看空者何在?没有看空者,何来后续的买盘(涨到高位的买盘通常都来自早期看空者的追多及被轧空者的平仓盘)?没有买盘即停止上涨,少量的抛盘即动摇股价,并动摇持有者的信心。当越来越多的盈利者兑现他们的利润时,巨大的雪球从山坡上滚下。

股谚说得好:“空头不死,多势不止。”那么空头死了,又会怎样呢?

多、空并不如口头所说的那么绝对,而更像我们使用的开关。当你摁下“开”时,灯亮了,你是亮方,但你又是个潜在的暗方,因为无论何时,你再次摁下开关时,必然是“关”。一个房间内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无数个灯泡,每个人手中都握有一个开关,人们以亮或暗的多少来决定“亮”是对的还是“暗”是对的。当一盏盏灯被点亮时,每多加一盏“亮”灯就证明了“亮”更正确,也就催促着更多的“暗”者去点亮灯,亮灯越来越多,早期摁开关者不停地欢呼雀跃,更多的“暗”者沉不住气也摁亮灯,没按者寥寥无几。

当最后一批“暗”者投诚后,市场上似乎已很少有没亮的灯了。此时的市场仿佛静止了,多空在高位平衡了;然后,一些先知者开始关灯退出了,他们亮得够久,早已获利丰厚。而越来越多的亮者无法忍受没有更亮的局面,开始关闭亮灯时,一盏盏灯熄灭了。

很快,这形成了一种潮流,随着更多的人加入,一大片区域“暗”了下来。人们突然意识到,夜已深,该睡了,该让黑暗降临了。更多的人按下了“关”,当然也有些早期关灯者,认为已经够暗了,于是又重新打开了灯,但这已经抵挡不住按“关”的潮流,“暗”变成一种趋势,“亮”者一个个投诚过来,直到亮灯者寥寥,世界一片漆黑,一场大变革可能又在酝酿。

你懂了开关,就懂了多空;懂了多空,就懂了趋势;懂了趋势就不会逆势也不会傻傻地迷信它。在这个市场,没人能骗到你,除了你自己。

那市场中的信息为何还常常误导我们?因为我们还需要从生活中去学习、思考。

久居市场的人常常有这样的困扰:当市场狂热时,无论国家出台了多少打压政策,市场总会在一阵挣扎后继续疯涨;这样的无数次后,就在大伙都认为上涨是种必然,是种惯性,然后一件极小的事,如此微不足道,却把整个市场打入冰窟。

透过观察水温的调节,我们还可以知道:在夏季要把水温调低,如同冬季把水温调高一样,都很不容易。

比如冬季,什么都是冷的,即使把火烧得旺旺的,在管道传输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流失,空气汲取了,水管汲取了,墙壁汲取了,龙头汲取了,等到身体最后的汲取,已经暖意不足了。所以空头市场中的反弹来得很不容易,很好的利多政策,如果缺乏持续性,只是暖了空气,暖了设备;而要让市场真正地感受暖意,往往需要持续加温很长时间。其间每一次加温的停顿,都会让市场寒意彻骨。

到了牛市(夏季),一切又颠倒过来。这时,即使西伯利亚过来的寒潮,市场也会在几天后迅速反弹。难怪当大众在牛市的热潮中,由于股价的过快上涨而纷纷抛售股票时,“老手白”纹丝不动。

“你难道不害怕在价格那么高的位置,出现什么利空打压吗?”有人问。

“现在是多头市场。”老手白镇定地说。仿佛这一句话就为所有投资买了保险一样。过去我不懂,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理解老手白了。

不要单独解读某个消息,要把消息放在市场整体的氛围中去考量。很多所谓出利空而上涨,那利空只不过是燥热夏季拼命摇动的蒲扇。还记否?那个风都是热的夏季。而所谓出利多而下跌,这利多不过是寒冬腊月往外泼出的一瓢热水,水还没落地,已化为冰了。

我们是否更应该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守着那一堆图表与K线孤芳自赏。就像资金在市场中的作用一样,难道100万的资金仅仅代表100万的力量吗?钱也有着自己的战斗力!
期货是对战游戏,一亿资金开多,就有一亿资金做空,资金量是对等的,那么波动是如何产生的呢?资金多一定占优吗?
别把钱只当钱,钱是可以有组织、有纪律的。简而言之,资金有属于它的战斗力。梦回蒙古草原,成吉思汗带着两万兵杀过来了,皇上也给你两万兵,让你抵挡一阵。挡得住吗?也就打个盹的功夫,两千蒙古先锋就把你拿下了。你不服气:“兵和兵能一样嘛,我的两万兵能和蒙古铁骑比吗?”同样,钱和钱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亿在1 000个人手里,那些钱只是散兵游勇;一个亿在3个人手里,那些钱个个都是虎狼之师。

想想吧,你平时是怎样买进的?如果1 400的价,你期盼着1 398能买到,就是在下面挂着个小篮子,这样的人再多,也只是多了些承接盘,这样的军队能把玉米打到1 500吗?难!你再看主力资金是怎样向下打的:1 398有人要——全给你,再给出20 000手,还有人要吗?下面1 395堆积着8 000手买盘——好,给了,又在1 394放出25 000手……价格自然在抛压下滑落了,散兵们被震慑了,持有的开始心里打鼓,想买的暂停了,希望可以捡到更低的价格。也有胆大不要命的往里冲,却马上被更凶猛的抛单冲了个支离破碎。

这样的情况持续3次、5次、15次,多头的信心动摇了,你知道接下来将发生什么吗?大撤退?不,是大溃败。机灵鬼先跑了,耿直的在滴答流血,也会有傻瓜跑进来,希望捡点战利品回去,不过,他马上被疯狂逃命的人群挤得东倒西歪,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开始缺胳膊少腿,于是,为了保命,他也加入这支溃逃大军。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整个海岸边都是人,每个人都拼命地想挤上船,大炮、机枪、辎重丢得满地都是。几十万人的队伍,变成了几十万的逃兵。为何整齐严明的军队突然失去了战斗力?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人群密密麻麻,勇敢的不勇敢的都在努力地撤退(逃跑)。吕布就曾感叹道:“兵败如山倒,残存亦无路。”而投机客说:“这就是趋势。”当逃跑已成为每个人的选择时,甚至不用空头的加力,惨烈的“多杀多”就开始了。

所以冯·克劳塞维茨老先生在《战争论》中就这样简明地阐述了战争的要诀:战争比拼两种手段——物质和精神。有时候后一种更重要。我认为在这方面,投机与战争相似。

每每体念及此,更让我深刻体会到趋势的强大(以及渺小)。也更明白抵抗式下跌与瀑布式下跌的区别。一个仅仅是战败,有组织的撤退;另一个则完全是慌不择路的溃败。所幸在投机战争中,没有所谓的忠诚与气节,我们可以自由地变换阵营。所以一定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尤其是散户,船小好调头),时时留心,败退是否演化成溃败?一旦形成,我们不但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更要有反身加入胜利阵营的气概,一追到底。这几乎就是(投机)战争中最令人兴奋、最迅捷的胜利。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概括资金战争的精髓,也许这12个字可以形容——临危,见死不救;见利,趁火打劫!

悟道金字塔

投资者其实是很无助的,市场中处处充斥着伪科学、伪学说、伪思想,即便一个谦虚、好学、勤奋之人,如果没有学到明理,没有遇到明师,没有把投资路上的“窗户纸”一层层捅破,也很难最终悟道,看到市场的真相。
投资人如果赚钱了,往往会因为想赚更多这一念;如果亏损了,则有捞本或不承认失败这一念而长时间驻留在市场之中。大多数人都会毫不客气地认为自己是非常聪明的,市场看起来如此简单,自己又怎么能以亏损而打消财富梦想呢,对吧?更何况身边处处都有不断涌出的财富神话,以失败而告终,岂不证明自己很笨?市场是一个湍急的漩涡,很多“聪明人”都在这个漩涡里不知不觉地旋转着。市场不仅使人愚昧,市场也在不停打击投资者脆弱的神经,投资人总是在充满希翼和自我安慰中麻醉自己,然而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一旦被击破,投资者将会放弃挣扎,破罐子破摔,被漩涡无情的吞噬。自负与无知是投资的天敌。

市场投资者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初级交易者:以传统技术分析为代表,是亏损的主要群体,认为市场很简单,充满自信乃至自负,最典型的特征是刻苦钻研各种指标,希望能研发一个财富永动机似的指标或指标交易系统,倾心于外在工具而不知道自身投资结构的改变,对投资而言是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中级交易者:初步突破传统技术分析的束缚,知道价格随机性波动特征,一定程度知道技术工具所处的地位和改变自身投资结构的重要性,重视交易计划和投资策略在实盘中的应用,有自成体系的交易工具和方法,但对市场的规律和真相还没有完全看透,对市场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虽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稳定赢利,但由于自身投资结构的缺陷,容易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功败垂成的现象。

高级交易者:悟道者,彻底明白市场真相,透晰市场规律,深刻明白自身与市场的关系,实盘交易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在技术工具的使用上“法无定法、万法归宗”,交易自身的信念、心态与哲理,能够做到长期、稳定赢利。

指标的质疑

指标在传统技术分析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投资人都试图研发一个指标或一套指标组合,对价格进行所谓的预测;从指标的由来可以看出,价格与指标的关系,犹如人与影子的关系,人怎么运动,影子就会产生相应的运动,人的运动是因,指标的运动是果,因此,价格与指标存在严格的、逻辑上的因果关系。采用不同算法的指标,仅是使光线从不同的角度去照射人的影子而已!这种因果关系表明:指标的量值变化,是由价格、成交量等基础交易数据所决定的,这是一种单向的决定。

不能反过来说,指标决定了量价,因为量价的产生是市场多空主力相互博弈的结果,与指标无关。从这个角度讲,使用指标预测价格,与通过影子去猜人怎么动,有何区别?如果你不知道人怎么动,你也无法知道影子会怎么动的,与其花那么大力气去研究指标,不如多花点功夫去研究一下价格运动的内在规律。

再次,投资者应该明白,所谓交易,是由两个技术系统有机组成:判定系统和操作系统。针对一波行情进行的操作,是这两个系统完美结合的结果。指标仅是判定系统的一种常见工具之一(姑且这样讲吧,这个工具的科学性目前还有待考证),交易计划和投资策略属于操作系统。对操作系统而言,一旦投资者把自己的判定付诸实践,投资者面临的结果只有两个。分析的准确,不能代表操作的正确,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是操作系统。从某个角度讲,“做对”比“看对”更为重要。
来源 | 节选自《投机者的扑克》
来源 | 期乐会,ID:qlhclub


完整帖子:

 主题RSS Feed

打开手机微信,选【发现】->【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就会在手机出现这个帖子,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选分享到朋友圈。
我是歌手 新闻速递 谈股论金 聊天灌水 影视在线 心灵大学 原创天地 笑话连篇 美食天下 视觉艺术 伴奏交流